凉风吹起,带走了闷热黏腻,但仿佛也把身上的水分一起带走了。有什么方法,让你不再干巴巴?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秋冬来临,气候变得干燥,很多人的皮肤开始搔痒脱屑,同时感到眼干、口干,或者是排便不顺。在中医看来,这些症状都是偏“燥”。导致干燥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外在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称之为“外燥”;有些人的干燥症状则出自于津血耗伤、不分季节,例如由自体免疫疾病所引起,叫做“内燥”。不过,只要透过正确饮食、中药、针灸与按摩多管齐下治疗,大约一两周就可以明显减缓干燥所带来的不适。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补充水分、摄取植物胶质——由内到外都滋润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常见也困扰最多人的,则是季节变换引起的干燥。秋冬气候干冷,人体黏膜的修复功能较容易受损,因此才会干燥、粗糙、脱皮;如果是本来就有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的人,在秋冬更容易出现干燥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像更年期女性,以及原本津液就不足的阴虚体质者,较易干燥缠身;熬夜、抽烟(烟属于燥邪)、不爱喝水、爱吃炸烤及辣味食物、久坐、不爱运动等,也都是引发干燥症状的因子。中国药店:www.ydzz.com
1、食用中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常用中药包括天门冬、麦门冬、玄参、沙参、怀山药、百合、石斛、生地黄、熟地、阿胶、枸杞子、五味子等,具润燥、滋阴、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也可以视体质适量食用当归、川芎、党参补气血,气血通畅以后,自然可以滋润五脏六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像是烧酒鸡、羊肉炉、姜母鸭、十全大补汤、红参等温补的食材应该避免,以免补过头反而过于燥热。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秋冬养生:告别内燥 4招调养水当当体质
【2012-11-08】【来源:爱美网】【阅读量:10706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秋高气爽防日光性皮炎要注意防晒 [2014-08-28] |
· | 秋季进补先排毒素 4招扫光体内垃圾 [2014-08-19] |
· | 12个小妙招 让你秋冬不生病 [2013-11-01] |
· | 秋季不可犯的养生6错误 [2013-10-29] |
· | 秋季中药泡脚 保护人体第二心脏 [2013-10-24] |
· | 防中风防肺疾 深秋“五防”保健康 [2013-10-24] |
· | 秋季保健分三段 [2013-10-14] |
· | 秋季防秋燥记住三要诀 [2013-10-11] |
· | 十一长假后 警惕秋泻发生 [2013-10-08] |
· | 秋季上班族应谨防秋乏 [2013-09-27] |
· | 养成八个好习惯 警惕多事之“秋” [2013-09-25] |
· | 七件事舒服过秋天 [2013-09-24] |
· | 秋季防眩晕 颈部要保暖 [2013-09-24] |
· | 养生保健:秋季容易犯困?8个提神方 [2013-09-12] |
· | 养生保健:秋季做好六件事 远离秋燥 [2013-09-10] |
· | 立秋养肺正合时 [2013-08-20] |
· | 立秋养生一冷一热容易中阴暑 [2013-08-14] |
· | 秋季养生保健的9大妙招 让你远离疾病困扰 [2013-08-09] |
· | 降温天该如何防寒养生 [2012-10-31]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