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抗菌药和激素使用都应慎重

【2011-03-30】【作者:吴若琪】【来源:中国医药报】【阅读量:13354】【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
  卫生部组织我国流感防治研究领域的专家,在总结我国既往流感诊疗方案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制定出适合临床使用的《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的出台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在甲型H1N1流感的诊治方面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对于重症流感病例的治疗,临床取得了哪些新经验?对此,记者采访了参与制订《指南》的有关专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药防治内容是一大特色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又宁教授告诉记者,《指南》的出台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季节性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的概念很广,既包括传统的季节性流感,也包括了甲型H1N1流感和禽流感。之所以要制定《指南》,是因为2009年出现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以下简称“新甲流”),其病毒较之前已有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导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致病性等也发生了改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新甲流可以引起一部分患者在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刘又宁对普通季节性流感与新甲流对比分析说,季节性流感引发死亡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后期合并了细菌性肺炎,易感人群是老年人、体弱者;而新甲流的特点是在病毒感染阶段进展迅速,由病毒性肺炎引起急性肺损伤、呼吸衰竭,这些特点是原来的季节性流感所不具备的。虽然新甲流疫情的爆发是在2009年,但在之后的2010年仍然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都出现了一些死亡病例。因此,新甲流一直对社会影响比较大,需要临床加强关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教授也认为,该《指南》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儿科、中医、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结合了国内具体情况并参考了国际上的医学文献,对新甲流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做了全面的更新、调整和增补,较之前的指导性文件都要规范。《指南》尤其对2009年新甲流大流行后出现的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和临床管理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其中增加的中医药防治内容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在缺少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是别的国家所不具备的。”高占成强调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1 2 3 下一页 返回  关闭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