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劣”迹斑斑中药材:农残超标 以次充好

【2011-03-21】【作者:吕明合】【来源:南方周末】【阅读量:16466】【 】【打印



本文共5页 当前为第1
  种植失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蔬菜、水产品、加工食品问题频现的今天,中药材也不再独善其身。这其中既有历史欠债,也有新时期急功近利导致的种植失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屡屡被查出重金属含量和农残超标的长白山人参,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三十年前为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范围撒下六六六等剧毒农药。由于难以降解,迄今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黑龙江省为此一度开辟新产区,栽培无公害、低残留的人参。而吉林、辽宁的人参污染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种植环节的两大问题已成为困扰中药材发展的全国性问题:一方面由于中药品种混杂,药农在引种时不认识,造成药材品种和质量因混杂而逐渐退化;另一方面,品种的重茬的连续耕作方式,则令病虫害交叉感染、土地退化。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于农业技术集中于几种主要作物的研究以及药材的多样性,使得每一品种的研究人员都显得稀缺,更难获得有效成果。与基础农业相比,药材的种植技术因此远远落后得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中常见的麻口病为例,曾有不少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对其研发的产品,实用性很弱,农民最后只能使用高毒高残农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规范的农药施用同时亦归因于农技指导系统的失灵。在中国的广大乡村中,农技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只卖化肥不指导的经营企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农民无法正确使用农药的后果严重。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真相足以令人震惊: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受检的12批次西洋参中,样品全部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仅有3批符合进出口标准。其中PCNB(五氯硝基苯)含量最高的超过标准30倍;7批白参中,只有一批符合进出口标准,其中一批PCNB超标7倍;7批三七中,仅有四批符合进出口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银花进行农残测定。结果有3个批次检出敌敌畏,4个批次检出甲拌磷。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6种中药进行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菊花、紫菀、薄荷、薏米均检出有机氯农药DDT。中国药店:www.ydzz.com

  检测市售的白术、麦冬、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样品中多种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结果,白术、麦冬、黄芪、西洋参和当归中均检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速灭威残留,另外还检出其他农药,其中,白术可检出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农药7种,麦冬为3种,黄芪为4种,西洋参为6种,当归为5种。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典过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指导药典的长期落后是中药材行业乱象的另一个根源。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5版的中国药典,当时只列了七八种药材需要检测,很多只查灰分、浸出物,即使在2010新出版的中国药典中,对农药残留也并无太多国家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于药材原理的科学研究普遍性落后,对中药材有效含量的研究也迟迟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脚步。以党参中的炔苷和当归中的阿魏酸为例,在各种含量比例间何种有效,还很难解决。中国药店:www.ydzz.com

  市场化大潮已然改变了中药材的格局。优等药材供出口,去日韩不是出口吗?中等药材进医院、进药厂,这早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产业化造成的周期性供不应求,一度影响到了药材的品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峥涛回忆说,他读博士时,药材收购站还实行统购统销,当时大小、颜色、年份不对,不符合的一律不收。而现在,如此做的企业几乎凤毛麟角。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个例子是,中天集团的一份调查发现,甘草、大黄三年生以上质量才能达标,但大部分药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遇到价好的年份把二年生药材采收入药。而这些产品,都被视为正常药材,最后进入到药材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争议中的“壮根灵”一直让学者们耿耿于怀,但人们不得不承认,中药产业化后造成的供应危机,无疑将迫使他们更为重视激素类生长调节剂。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农民和商户,并不认为使用它有什么危害。由于中药材有效含量的研究和国家标准仍停在较低水平,人们根本无法通过检测评估它的危险,更遑论说服他人。中国药店:www.ydzz.com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  关闭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