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混淆是非养生与进补是不能打等号的,首先是要弄清需不需要补,二是怎样补、补什么。中医把补法分为平补、温补和峻补三类,要根据人体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类型辨证选用。如果运用得当,对体质虚弱、久病体虚的人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各种副作用。中医的进补原则是无病不用补、无虚不可补、火大不能补、阴虚不受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补法,盲目进补,害处无穷。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正确选择养生专家和书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温长路认为选择养生书籍时首先要选作者。作者必须是具有学术职务的专家;其次,书籍、讲座的内容应该是他本人所从事的领域。如果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来讲治病,从事骨科的专家来讲内科,肯定讲不好。专家的价值就在于专;第三,看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背景,他们的目的必须是公益的。对出版社也要有选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医疗出版物的出版单位要有医学资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温长路认为现代人讲养生,只要不脱离文化背景,必然要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谈到中医。一些不健康理念的传播者也必然会利用人民群众对中医学的厚爱,见利忘义,把一些本不属于中医的内容披上中医的外衣,鱼目混珠,混淆视听,造成对人们对中医的误解、生活的误导。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养生一词,在中医书籍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发展。《黄帝内经》提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请大家注意,这里的顺、适、和、安、节、调六个字。这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法则。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采取必要的心养、食养、体养、药养(含针灸、按摩、气功)等手段,实现机体与自然界以及自身阴阳气血的平衡,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或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达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具体的养生方法,中医有很丰富的内容,生活起居、饮食、体育锻炼、药物,都有法则。但总体来说,中医的养生原则就是以顺为养,顺应自然、顺应生活。中医的养生不仅吸取了儒家以德为养、释(佛)家以性(心)为养、道家以体为养的长处,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且把其发展为一门科学,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它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顺、和,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生活方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